首页 >  实时讯息 > 

听·见丨祝老师节日快乐,不止今天

时间:2025-09-10 13:44:00

图源:网络

“爱国如严父,爱党如慈母,爱生像子女,爱岗如珍珠。”第41个教师节前夕,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教书育人楷模——98岁的乡村教师叶连平对年轻教师说出这番话。老人雪白的发、佝偻的背,眼中却盛满了光,这一幕令人动容。

在教师节再谈“教育”,显然不仅是对教师个人的礼赞,更多的是对教育家精神的集体颂扬。因为,教育对于个人、民族、社会的意义不言而喻。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时说,“特岗计划”实施20年来,广大特岗教师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展现了人民教师的情怀和担当。

曾几何时,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了教育的差距。19年前,“特岗计划”应运而生,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教。如今,这项计划已累计选聘特岗教师118万人,覆盖22个省份、1000多个县的3万多所农村学校。

这些奔赴中西部农村学校播撒教育种子的老师们,播撒的何止是知识的甘霖,更给无数农村孩子带去看世界的全新视角,托举他们改变人生的梦想。1992年出生云南的李微楠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支教,创办校园广播站、组织绘画比赛和情景剧表演,将“外面的世界”搬到校园里。他所教授的首届学生如今已步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支教结束后,李微楠考取了中央特岗教师岗位,继续做乡村学生的“引路人”。

教育带给人的影响不止从前,更在深远的未来。前不久,22岁的支教大学生何银与当年教过她的支教老师陈康跨越12年再相逢,“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美好愿景深刻照进现实。何银用“难以想象”形容陈老师们这股来自山外的“新鲜活力”,她说“只有这些老师来了,我才发现广阔世界是如此具体可感”。而陈康也认为学生“接过衣钵”是当老师最有成就感的事和最大的幸福。

无论是支教还是“特岗”,我们需要这样生生不息的力量。教育就像一粒微光,会照亮另一束窸窸窣窣的微光,最终形成一团希望之火,逐渐消弭巨大的鸿沟。当光亮点燃光亮,美好还在继续发生。

教育的力量源于点滴积累,也在于日复一日地接力与传承。点燃心灯,以灯传灯,重视教育不止在教师节,更在每一声“老师好”的尊敬与问候里。(黄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