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家深企为智能制造装上“飞刀”

时间:2025-05-03 14:06:00


数控系统是工业母机的“大脑”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

要推动高档数控机床突破发展

以满足高端制造业

高精度、高效率、柔性化等生产要求


深圳玄羽科技公司

凭借一把把“智能飞刀”

将AI技术深度融入加工流程

助力数控机床拥有“智慧大脑”

今天的创新创业深圳人

让我们一起去听听

玄羽科技创始人李鸿峰的故事


“智能飞刀”直击痛点

帮助客户提升效率


李鸿峰酷爱古龙武侠小说中的绝技

“小李飞刀,例无虚发”

因此将这种精准、高效的武侠精神

融入到产品命名中

走进深圳市龙华区玄羽科技公司

深视新闻记者见到了

“智能飞刀”的真容“小羽飞刀”



工作人员正在对产品进行打包出货

这批产品即将发往浙江的一家制造企业

深圳市玄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助理谢珊介绍

这批货是今年目前最大的一笔订单

货值近2000万元


在外观上

一个个看似简单的盒子

通过玄羽科技“算法模型”的加持

装在数控机床上

变成了直击痛点的“智慧大脑”

它让传统的数控机床完全实现智能化加工

为客户提升了8%-20%的加工效率

还将刀损率降低至10%-20%

每年为企业节省数百万元成本



李鸿峰介绍

数控机床在刀具的加工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异常状况

比如刀具断裂、磨损残屑等

会带来非常大的撞击力

甚至可能危及整个机床

所以只能通过数据技术在线实时调整

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


6年磨一剑

锤炼“小羽飞刀”系列产品


从大学毕业到2017年创办玄羽科技

李鸿峰已经在工业数据和AI领域深耕十多年

然而如何把冷冰冰的数据演变成

帮助机床智能化生产的“智慧大脑”


并不轻松

初代“智能飞刀”产品

李鸿峰和团队工程师

足足在客户的产线上

奋战了八个月



李鸿峰介绍

当时是做手机外壳的一个场景

一个手机外壳算一个样本

我们投入实际生产样本140万

只用于数据收集

做算法的工程师

要到现场以最油腻最糙的状态去工作

我们都凌晨3点起床

卷着铺盖睡到现场去

我们不断去调整模型

才有了后来一个原型机的出现



在初代“智能飞刀”产品的基础上

玄羽科技致力于打造出标准化的产品

经过6年磨一剑的锤炼

2023年“小羽飞刀”系列产品问世

适配市面上95%以上的数控机床

产品迅速在多行业头部客户实现覆盖

公司2024年营业额超1亿元


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

李鸿峰认为

这离不开团队的钻研

同时与深圳的创新土壤、优越政策环境和

创业生态密不可分



李鸿峰说

公司以前刚成立的时候

参加科创大赛

收获了相应的奖项

也得到了很多的补助

我们发现

无论从税收、人才,还是租房补贴等

深圳都对科技企业有相应的扶持政策

这才推动了玄羽科技迅速发展


展望未来

李鸿峰表示

将继续带领团队在垂直领域做细做强

深耕智能制造

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制造业装上更多“智能飞刀”

助力“中国智造”在世界舞台熠熠生辉


李鸿峰认为

在智能制造大势所趋下

能成为某一个场景上洪流的一部分

就是玄羽科技的价值


来源/深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