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印度国旗

当年的英属印度地域广阔,横跨印度洋,包括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近乎全境,但不包括果阿邦和本地治里市(当时的果阿属于葡萄牙,本地治里、马埃、雅南、卡来卡属于法国)等。此外其还一度包括亚丁殖民地(1858年至1937年)、下缅甸(1858年至1937年)、上缅甸(1886年至1937年)、英属索马里兰(1884年至1898年)和海峡殖民地(今天的新加坡、槟城和马六甲,1858年至1867年)以及位于波斯湾的特鲁西尔诸邦(今天的阿联酋诸国)理论上在1946年前亦是英属印度诸省的王侯领之一,并使用卢比作为货币单位。

后来印巴分治、东巴分裂,结果就成了 现在的三个国家。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1600-1707)

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在1600年12月31日获得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左上角是英格兰的圣乔治旗。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1707-1757);东印度公司治理下的印度(1757-1801)

1707年,公司把旗换了,为什么呢?1707年5月1日,联合法案通过,苏格兰正式与英格兰合并为一个国家,成为大不列颠王国,国旗是英国的圣乔治十字加上苏格兰的圣安德鲁十字。1757年,东印度公司以定都加尔各答,任命第一任总督沃伦·黑斯廷斯和确立自身对印度的直接管治为标志开始了自己对印度的管治。在此之前,东印度公司的部队在布克萨尔战役中击败了孟加拉的军队,获得了在孟加拉和比哈尔征收税款的权力。

东印度公司治理下的印度(1801-1858)

1801年,大不列颠正式通过法案与爱尔兰合并,又加上了代表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十字(此时威尔士在哭泣),所以,东印度公司也就把左上方的国旗又换了。


英属印度(1858-1876)

1858年,英国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东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务大臣接管其全部职权;并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英国人也正式结束已无存在意义的莫卧儿王朝,将巴哈杜尔沙阿二世流放到缅甸。此后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

印度帝国(英属印度)(1876-1947)

1876年5月1日,维多利亚女王即位为印度女皇,以英国继承印度的皇统的方式,正式称帝,成立大英帝国。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旗帜上的勋章是印度之星勋章,现在已经废除。

1904 年提出的印度国旗,深蓝色带代表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绿色带代表穆斯林,浅蓝色带代表基督徒。左侧垂直的紫色带包含猎户座的星星,代表省和州。周围的红色边界象征着印度在英国统治下保持统一和完整。

由Bhikaji Cama于 1907 年 8 月 22 日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国际社会主义会议上升起的“印度独立旗帜”。

Annie Besant和Bal Gangadhar Tilak提出的印度自治运动旗帜

1921年甘地提出的印度国旗

1931 年印度国大党采用的自治旗帜,这面旗帜被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印地语:आर्ज़ी हुक़ूमत-ए-आज़ाद हिन्द, 乌尔都语:عارضی حکومت‌ِ آزاد ہند‎‎)所使用。


总督路易斯· 蒙巴顿 (Louis Mountbatten)于 1947 年提出的印度国旗提案。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Jawaharlal Nehru)拒绝了它,理由是他认为国会的民族主义成员会认为加入英国国旗是为了迎合英国人。

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年发生印度皇家海军起义,事件之后英国立刻派遣内阁特使团前来谈判,主要内容在于讨论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的矛盾以便移交政权。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

印度共和国(1947至今)

印度当地称国旗为三色旗,由橙、白、绿三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心有一个含24根轴条的紫蓝色法轮。橙色象征了勇气、献身与无私,也是印度教士法衣的颜色,白色代表了真理与和平,而绿色则代表繁荣、信心与人类的生产力。法轮是印度孔雀王朝鼎盛的阿育王时代佛教圣地石柱柱头的狮首图案之一,神圣的法轮象征着真理与道德,也代表了印度古老的文明。法轮的24根轴条则可代表一天的24小时,象征国家时时都向前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