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成都高标准打造六大类106个“放心吃”消费场景

时间:2025-08-22 09:36:00

检验人员对火锅底料样品进行称样检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美食之都”,成都是一个格外讲究吃的地方,如今,这座城市美食场景愈发丰富,舌尖经济热辣滚烫。要吃得安逸巴适,也要吃得安全健康。7月起,成都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在成都,放心吃”食品安全守护专项行动,高标准打造“在餐厅,放心吃”“在景区,放心吃”“在学校,放心吃”“手机上,放心点”“在商超,放心买”“成都产,放心买”六大类“放心吃”场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进一步擦亮“国际美食之都”金字招牌。

手机上,放心点

无堂食外卖也能吃上“放心饭”

“外卖小哥都说我们门店干净!”说起自家的卫生状况,成华区一主营关东煮的无堂食外卖门店负责人高婷有些小自豪。

“点外卖要选有堂食的,无堂食的最好不要点。”消费者口口相传的经验,显示出无堂食外卖当下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尴尬的处境。但记者注意到,该无堂食门店干净亮堂、整洁有序。店内空间明确划分为食品操作区和食材仓库区两个区域,避免食材乱堆乱放交叉污染的风险。操作区入口处有一台风幕机,与仓库区之间装了挡鼠板,有效阻隔蚊虫老鼠进入。货架上各类食材都贴上了标签,食材品类和有效期一目了然。“其实我们之前并没有这么规范,是在市场监管部门一次次监督管理和指导下逐步改进才达到现在的效果。”高婷表示。

据了解,为破解无堂食外卖“看不见、管不住”的难题,成华区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率先制定《无堂食外卖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评分细则》,设置包括许可管理、信息公示、卫生状况、原料控制等20项量化指标,根据每项得分情况最后对无堂食外卖餐饮单位进行综合评分,并及时将评分推送至外卖平台,作为平台食品安全自查的重要评价依据。

“90分是无堂食外卖线上经营资格线,低于90分外卖平台就会对其进行强制置休,也就是暂停其线上接单1—3天,整改完毕才能重新营业,若持续不整改,则可能会被永久关停。”成华区市场监管局跳蹬河市场监管所副所长张馨表示。截至目前,成华区已对326家无堂食外卖商户实现全覆盖监管,指导平台自主下线置休56家,无堂食外卖商户食品安全平均得分从78分升至92分,90分以上商户占比达86%。

当前,成都正全面推广“食安封签”,防止配送过程污染,鼓励外卖平台建立“放心吃”星级商家专区和“明厨亮灶”专区,开展“督哥来了”“你点我查”,公开征集对象开展突击检查并接受公众监督,让消费者在“手机上,放心点”。

在景区,放心吃

游客玩无忧 消费透明食安可溯

暑假已近尾声,但都江堰古城景区依然游人如织。记者注意到,古城景区一家鲜鱼餐馆有一块长达数米的显示屏,上面是后厨等多个区域的实时监控画面。“当消费者点了一条鱼,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从称鱼、杀鱼到制作全过程。”餐馆负责人介绍。

在当地,让人感受到食品安全“可见”“可及”的,不仅是这一块显示屏。记者还看到,不少餐饮店都在明显位置挂出了食品安全溯源公示栏,清晰展示了肉类、蔬菜、食用油及调味品等采购渠道与联系方式,还有餐饮店将食品检验报告制作成电子版在店铺门口的屏幕上滚动播出,食品安全信息一目了然。

“我们鼓励商家明厨亮灶,推出精细化菜单,不仅明码实价,每道菜里面食材、辅料多少克都标注清楚。”南桥商家联盟管理协会会长周欧介绍。这个由480余家商户自发组成的“商家联盟”正成为景区的一个“亮点”。依托“政府引导+联盟自治+商户自律”的三维治理模式,2025年上半年,在接待游客量突破250万人次的背景下,古城景区实现旅游投诉量下降55.95%、食品安全“零事故”的亮眼成效。

据了解,成都正在宽窄巷子、锦里、春熙路、都江堰等主要景区探索“放心吃”景区旅游纠纷“快速赔付”,指导景区管理方设立现场投诉点。同时,建立景区食品经营者信用档案,加强景区配装巡查,巡查人员接到指令后半小时到达现场,让市民游客可视、有感,打造出“游玩无忧、消费透明、食安可溯”的“在景区,放心吃”景区餐饮新场景。

在成都,放心吃

科技赋能守牢“舌尖上的安全”

火锅是川渝地区最知名的标志性美食,深受本地市民与八方游客的青睐。让人们在享受麻辣滚烫的味蕾盛宴时,没有食品安全后顾之忧,也是成都这座城市努力的方向。

当记者来到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检验人员正在实验室里对监督抽取的火锅底料样品进行检测。火锅底料被置于离心管中,经过涡旋振荡、超声处理、离心过滤等一系列操作,最后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据了解,从接收样品到发出检测报告,一般只需要2—3小时。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副院长谯斌宗介绍,“每年我们监督抽检火锅底料样品数量2000余批,实际上,经过监管部门长期以来的严格治理,近年来火锅底料中基本未检测出非法添加物。”

很多食品安全问题,通过肉眼难以分辨,需要专业机构通过科技手段进行精准检测。“2025年1月—8月,我们已完成监督抽检3.95万批次,委托检测1.45万批次,覆盖食品、食用农产品、乳制品、粮食加工品、调味品等33大类食品,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谯斌宗介绍。

“成都还开展了‘你点我检’活动,市民通过线上线下‘点单’的方式选出其关注的重点场所、食品品种、检验项目,由我们开展检验,市市场监管局公示结果,努力实现老百姓关心什么我们就检什么。”谯斌宗表示。

高标准打造六大类106个“放心吃”消费场景,设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成都)合作实验室。截至目前,全市餐饮服务举报量同比下降8.8%……舌尖上的事是天大的事,城市升腾的烟火气背后是每位市民游客放心吃、放心点、放心买的“安全感”。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谢夏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