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苏14个项目入选全国万兆光网试点

时间:2025-05-08 17:56:0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全国万兆光网试点名单,江苏以14个试点项目入围的优异成绩位居全国前列。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升级版”,万兆光网凭借超高速率、超低时延等技术特性,正加速赋能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数字医疗等关键领域。江苏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突破,已在全球首个对称50G PON现网应用、首批省级万兆园区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领跑下一代光网建设新赛道。

技术突破:装上“超级网络大脑”

江苏京奕绿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万兆全光网试点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试点,成为全国高端纺织行业首个吃“万兆光网螃蟹”的标杆项目。这个总投资60亿元的智能化工程通过给工厂装上“超级网络大脑”,让传统纺织厂华丽转身成为数据“高速公路”上的智能枢纽。

走进京奕绿能的规划蓝图,万兆光网的神奇之处藏在三个“超级能力”里:首先是超级带宽:给数据铺就“不限速高速公路”。传统工厂网络如同双向两车道,遇到大量数据传输就会“堵车”,而万兆光网的50G-PON技术直接把车道拓宽成“50车道超级高速”,让数据传输突破距离限制,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仓库的库存动态都能毫秒级同步到中央控制室。

其次是无缝漫游:移动设备“走到哪儿连到哪儿”。在布满金属货架的车间里,叉车、AGV机器人等移动设备曾因信号“孤岛”频繁断网,如今Wi-Fi7技术织就一张“全覆盖信号网”。设备就像带着“随身Wi-Fi”,从车间到仓库、从室内到室外,信号自动“接力”切换,全程零中断——哪怕叉车开到货架深处,网络延迟也能控制在20毫秒内(相当于眨眼时间的1/50),彻底解决了移动作业“失联”难题。

而智能调度更是让工厂运行如“精密钟表”。万兆光网搭配AI算法,为工厂装上“智能大脑”:在货物转运环节,系统化身“聪明的交通指挥员”,实时分析每台设备的位置和货物需求,自动规划最优路线,让AGV机器人少跑空路,效率提升;在安全管理上,摄像头变身“24小时保安”,AI能秒级识别工人未戴安全帽、设备异常发热等隐患;设备维护也更省心,传感器如同“健康监测仪”,实时采集振动、温度数据,提前预警故障,避免突发停机造成损失。

“万兆光网就像工厂的‘神经网络’,让每台设备、每个角落都能实时对话。”据项目负责人孔国庆介绍,相较于传统工厂网络,这里的单根光纤每秒可传输500亿字节数据,相当于1秒传完100部高清电影,能同时满足全厂千台设备“在线聊天”,连质检摄像头拍摄的8K高清图像都能“秒传”到控制中心,彻底告别数据“堵车”。

场景落地:打造“万兆+”生态圈

日前,由江苏省工信厅、江苏省通管局指导,江苏省光通信产业联盟、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江苏省5G产业联盟共同主办的全省万兆光网试点主题活动在南京举办。当天,2025年省万兆光网试点启动建设。年底前,江苏省将创建“万兆园区”不少于30个、“万兆工厂”不少于20个、“万兆小区”不少于15个。

2024年10月,江苏移动联合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九龙熙岸花园建成江苏省首个50G PON万兆示范小区,通过光纤到户(FTTR)与Wi-Fi7技术融合,实现全屋超千兆网络覆盖。居民可流畅体验8K超高清视频、云游戏及VR等高带宽应用。小区物业部署万兆网络支持的智慧安防系统,依托50G PON技术承载4K实时监控数据传输。

自2024年11月起,无锡、徐州、扬州等城市陆续启动“万兆小区”建设。根据《江苏省“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5年底前全省将建成“万兆小区”不少于15个,重点覆盖产业园区、高端住宅区等场景,推动家庭、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万兆园区和万兆工厂领域,智能制造显著提质增效。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江苏省首批“万兆园区”,重点推动50G-PON、FTTR与5G协同部署,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博世汽车等企业通过5G虚拟专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与智能分析,显著优化工艺与质检流程。

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的中兴通讯5G工厂通过万兆网络与5G全连接技术,实现关键装备100%联网,生产效率提升41%,人均产值增长81%,并输出5G工厂建设方案,为电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标杆案例。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江苏省首批“万兆园区”,依托5G-A和万兆光网技术,推动工业互联网带宽、架构及能效升级。园区内企业如徐工传动科技公司通过5G全连接工厂实现设备互联与数据驱动生产,显著提升机加工效能。

未来图景:从创新应用到全域渗透

当前,云游戏、XR/元宇宙、高精度工业质检等新业务新应用不断涌现,对光网络提出了更大带宽、更低时延、更高可靠的需求,亟须加快推动千兆光网向万兆光网演进。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有序推进我国万兆光网试点应用,推动网络向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升级演进,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在医疗领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持续推进智慧医疗创新,2025年通过本地化部署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实现患者服务智能化升级,包括智能导诊、报告自动解读等功能,门诊沟通效率提升50%。教育方面,南通市聚焦产业工人数字化转型,2025年启动全国“人工智能+”学习行动首站,依托万兆网络与“职工之家”APP平台,为万名职工提供AI技能培训,涵盖工具应用、数据分析等场景,推动“AI+职业教育”模式创新。

江苏通过运营商、设备商与科研机构深度协作,推动万兆光网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从全球首个50G PON现网应用到全国首批万兆园区,从智慧社区到未来工厂,江苏正以“一网联万物”重塑数字基础设施格局。这场由技术革命驱动的产业变革,不仅让“网络强省”蓝图愈发清晰,更将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江苏经济报记者 蔡 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