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壑怎么读音是什么(“壑”为什么表示山谷?)

时间:2024-11-24 09:31:38

1、[歺又]。读cá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歺又],残穿也。从又,从歺。读若残。”会意字。本义是残穿。

它的楷书字形如图:

([歺又]的楷书字形)

所谓残穿,即残裂穿通。即用手(或手持工具)来残裂穿通器物。“歺”(下一个部首汉字)指分解骨肉后的残骨。这里的“又”表手。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残穿之,去其秽襍,故从又、歺,会意。”这是明确的会意字。

“[歺又]”既然是会意字,我们要看一下字形演变过程:

([歺又]的字形演变)

[歺又]的甲骨文字形,是一副“残骨”和一只手并列,表示关于“残骨”这个概念,到下一个字“歺”时我们详细讲。

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今青海食羊肉,犹以手持之,盖古之遗法。其肉连骨而方大,必以手决裂之而后可入口,此殆残穿之义。残穿犹言碎裂,谓析之使小耳。”

(残穿骨肉)

本义之外,[歺又]还有两个用法:

(1)穿凿。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歺又],凡有所穿凿亦曰[歺又]。”

(2)残败。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歺又],引申之,由凡物之残败皆曰[歺又]。”

以上用法,典籍均未见有应用实例。

[歺又]的小篆写法如图:

([歺又]的小篆写法)

2、[壑无土](壑)。读hè(旧读huò)。《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壑,沟也。从[歺又],从谷。读若郝。壑,[壑无土]或从土。”会意字。许慎认壑的本义是沟。

它的楷书字形如图:

([壑无土]的楷书字形)

其实,[壑无土]的本义指山谷,并非沟。

(山谷;沟壑)

“[壑无土]”并无甲金等早期文字字形,暂不用考虑字形演变,它的会意方法,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讲得清楚:“(从[歺又],从谷)穿地而通谷也。(或从土)谓穿土也。”[歺又]的本义是残穿,而“[壑无土]”的字形是残穿山的骨肉,残穿山的骨肉得出来的效果,就是得到了山谷或山沟。为什么是“山”呢?因为这里有个“从谷”,“谷”的本义指的就是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所以,这个“[壑无土]”的本义就是山谷,这就是“[壑无土]”字形的来源。

再有,“[壑无土]”是“壑”的本字。

字形中,早期只有”谷“,后来为了表示“穿土”(因为还有土沟)之意,累增出了“壑”的字形。

《尔雅·释诂上》:“壑,虚也。”郭璞注:“壑,谿壑也。”《广韵·铎韵》:“壑,谷也。”

山谷。就是壑的本义。

《国语·晋语八》:“是虎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谿壑可盈,是不可餍也。”这孩子虎眼猪嘴,鹰肩牛腹,溪壑尚有盈满的时候,他的欲望却不会满足。王维《桃源行》:“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溪壑水满)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自城市以至山村,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以成流连难舍的胜景。”

壑在本义之外,还有其他用法:

(1)沟;护城河。这是许慎说解的本义,其实是壑的引申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穿地为水渎皆称沟,称壑。”《尔雅·释言》:“隍,壑也。”郭璞注:“城池空者为壑。”

(西安护城河一角)

《诗·大雅·韩奕》:“实墉衬壑,实亩实籍。”陆德明释文:“壑,城池也。”筑起城墙挖好护城河,划分制定了田税户籍制度。

(2)土坑。《广韵·铎韵》:“壑,坑也。”《庄子·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时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再说我独占一坑之水、盘踞一口浅井的快乐,这也是极其称心如意的了。

(井底之蛙的快乐)

壑的小篆写法如图:

(壑的小篆写法)